欢迎进入江西省水投集团网站! 今天是:
  • 全面践行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及管理 江西水利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新思路
    日期:2017-06-16

      改革开放近4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此同时,两大矛盾凸显,一是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一系列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二是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生活品质要求与严峻的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对于“青山绿水”需求已成为重要的民生问题。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就是“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必须在保护中发展,发展中保护。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为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2015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出台,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等八个方面系统全面部署了生态文明建设。2013年1月,水利部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和基础保障”,要求从保障国家可持续发展和水生态安全的战略高度,把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2014年7月,江西纳入国家第一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是我省首个包括全境范围的国家战略,同年11月,国家六部委批复了《江西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生态立省、绿色发展”,是江西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决策。2015年8月,省水利厅出台了《江西省水利厅关于印发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是未来全省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纲领。

      通过实践摸索,我们认为以流域为纽带的生态综合保护及治理,是践行党中央国务院、江西省委省政府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理念的行之有效的新思路、新方法。

      一、流域生态保护及治理的内涵

      实践证明,生态环境问题,往往最终都会通过水体展现出来,即所谓的“问题在水中”,比如黑臭水、水资源匮乏、水环境恶化、洪涝灾害等,但实际上却是“根源在岸上”!不合理的产业布局、超出土地、水资源承载力的产业设置、落后的生活方式、落后的社会组织方式和管理方式,都从各个方面制约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治水”是“治标”,“治岸”是“治本”,标本兼治、治本为本。

      流域,它不仅仅是水循环的一个单元,更是人类社会经济社会活动的重要单元。流域生态保护治理是为了充分发挥水土等自然资源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流域为单元,在全面规划顶层设计的基础上统筹安排工、农、林、牧、建、居、旅等各业用地、排污、排气,因地制宜地布置综合保护、治理措施,治理与开发相结合,对流域水、土、空气等自然资源进行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按照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新要求,流域综合治理以“山、水、林、田、湖”组成的有机生命体,以水资源、水生态承载力为约束,在对各生产要素统筹的基础上全面规划、科学实施,合理安排产业布局、城乡居民建筑、矿产开发、生产生活垃圾处理设备的投放等等,从而优化社会经济生活的结构,进而实现保障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可持续性。

      二、流域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与传统水利建设的区别

      1.除大型或特大型项目外,大多数存在单一进行水土保持到水质保护和污染控制、水生态修复和水能源开发利用;流域性的生态保护及治理,则站在全域的高度统筹水土资源综合利用、水土资源承载力控制、各相关产业布局、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考量,可以最大限度的综合各项情况寻求最佳治理效能,避免碎片化、割裂式的重复建设、矛盾建设等弊端。

      2.狭隘性与包容性的区别。传统水利建设及行政管理涉及的项目,大多数集中在河道、廊道治理包括防洪汛、水环境水污染、水能源利用、河道泥沙疏浚等,流域性的生态保护及治理则是强调除了水域治理外突出陆域的治理、坡面的治理,即所谓“治水先治山、治山在治林、治林必治穷”的体系化、链条式治理。

      3.服务的对象的变化。传统水利建设及行政管理,初始以水安全保障、地方经济发展为主要的服务对象与职责,流域性的生态保护及治理,是以生态保护为主要服务对象,以生态促经济、转生态为经济,强调流域水资源和水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建设清洁型、生态型水流域。

      4.治理对象的变化。传统水利建设与行政管理,主要针对对自然资源的直接性的开发与建设,而流域性生态保护及治理,更强调社会经济发展的科学合理布局及及时性管控,强调流域资源、环境及生态等资源的持续建设,兼顾公益性与经营性,突出政府与市场全社会参与,寻求“青山绿水”与“金山银山”的内在逻辑关系,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保护的双赢。

      5.治理主体的变化。传统水利建设与行政管理,因其专业性、行业性区划,往往存在各干各的事,互相的关联性缺失,造成无法合力推动建设的最大功效发挥。流域性的综合保护治理,有顶层设计有统筹部门,是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的综合管理,思想易统一、行动易协调、规划易全面、效果易显现、责任易追究。

      三、江西省水利厅响应党中央、江西省委省政府绿色发展的思路与措施

      1.秉承“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理念,以流域为单位,统筹实施流域生态保护及综合治理工作。以省委省政府今年5月4日颁发的《关于以推进流域生态综合治理为抓手打造河长制升级版的指导意见》为指南,今年各地启动流域生态综合治理试点工作,到2020年,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工作全面铺开。

      2.进行制度设计和建设全面推行能力。建立一河(湖)一策,解决好河湖管理保护的突出问题,大力建设“河长制”督察检查制度,进一步完善考核机制,推行自然资源离任审计,积极探索综合执法,以流域内生态经济建设为核心,体现资源保护与开发、治山与治水相结合的理念与方法,打破行政区划与区域经济发展局限。推动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从国家层面出台流域生态保护及综合治理的规划与法规、技术标准,建立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工程综合审批制度和流程、国家及省级层面的生态财政奖励补偿机制及标准等。

      3.以江西省抚州市抚河流域生态保护及综合治理项目为试点,探寻地级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模式,通过PPP模式推进”美丽中国、江西样板、抚河模式“的实施。

      抚河是鄱阳湖水系的五大河流之一,流域面积15767平方公里,干流河长344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156亿立方。抚河流域生态保护及综合治理主要包括生态保护及修复、防洪疏浚、水资源保护、水资源配置利用、重点文化旅游项目、产业结构调整等工程。共计270多个项目,总投资暂估290亿元。

      (1)生态建设。通过山区林相改造、水土保持、沿河350公里生态廊道构建、两岸美丽乡村建设、农村农业面源污染整治等工程打造一条“会呼吸的河”。将抚河流域按照水功能要求区分为3段:廖坊水库以上河段以水源涵养为主,共分为10个一级水功能区,7个二级水功能区。按照规划采用引水防砂、保护水源涵养地、整治排污口、加强污染水源控制、生态修复、隔离防护、安全监测等措施,大力发展村镇生态农业,减少农村面源污染。廖坊水库至抚州市市区河段重点打造“抚州文化旅游”“乡村度假休闲旅游”,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形成百里景观生态廊道、沿抚河精品水上旅游线路,串联起沿线文化旅游景点,利用抚河流域交错的水网,理清文昌里古镇、浒湾镇书铺街、琅琚镇琉口村污水脉络,再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清幽雅致的抚州江南水乡风情。抚州市市区以下河段结合“昌抚一体化”经济区,打造港航工程,带动物流的发展。

      (2)文化旅游。充分挖掘临川文化内涵,大力加强文化旅游产业投资,结合临川四梦等文学作品文化遗产,在抚河两岸建设花田花海和寻梦主题公园,改造古村落,打造一条闻名世界的文化旅游之河。

      (3)数字之河。运用空间地理信息技术、云计算技术、大数据统计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抚河流域实行数字化、集成化、智慧化管理,建立一条“互联网+抚河”的管理系统,使得流域防洪减灾、水资源管理、河长制等通过互联网技术得以更好的实施。

      (4)产业发展。遵循“十三五”绿色发展理念,借沿海产业转移与特色的区域定位,立足自身资源禀赋,保护好现有的良好生态环境,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通过疏浚等手段恢复抚河“黄金水道”,从水路上策应“昌抚一体化”,沿河布置大型文化旅游和绿色工业项目带动抚河产业升级,重现抚河昔日“千帆齐张、商贾云集”的盛况。

      在上述工程措施基础上,制定相关产业政策法规条理,规范沿河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和居民生产生活方式,保障治理效果的可持续性。抚河流域生态保护及综合治理是一项典型的流域综合治理工程,该项目已经纳入到江西省2016年第一批PPP示范项目,中标社会资本方已在进行施工图设计及施工准备工作。

      4.以江西省靖安县北潦河生态保护及综合治理项目为试点,探寻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模式,通过PPP模式推进“美丽中国、江西样板、靖安行动计划”生态文明县级试点项目。

      (1)生态建设。靖安县境内的北潦河为修水的二级支流,而修水最终汇入鄱阳湖,从水资源保护的角度来说,做好北潦河靖安县段生态保护及综合治理规划工作将有利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

      (2)产业布局。2015年8月19日,江西省政府正式批复了《昌铜高速生态经济带总体规划(2015-2020年)》,规划立足区域内四县生态环境、资源禀赋等方面优势,从主动对接“两区(即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积极融入“一群两圈(即长株潭城市群、武汉都市圈、南昌大都市圈)”,围绕“四大目标(即做大总量、做优结构、做美生态、做强民生)”,大力实施“三金”(金桥、金牌、金山)工程,统筹推进“六大任务(即构建绿色生态产业体系、保护和提升生态环境、传承和培育生态文化、统筹城乡一体发展、强化生态基础保障能力和加大对外开放和区域合作)”等方面出发,着力打造全省绿色崛起示范区、全省生态保护和建设典范区以及全省协同发展创新区。同时,进一步明确靖安县的发展定位,即以突出发展旅游为重点,加快推进养老养生产业,稳步提升硬质合金、绿色照明产业水平,建设中国生态养老产业经济示范基地,以有机绿色农业为重点,加快城区发展,加速融入南昌都市圈,打造绿色低碳工业示范县、南昌都市圈休闲旅游度假的天然后花园、长江中游城市群“绿心”。开展北潦河靖安县段生态保护及综合治理工作,对于推进昌铜高速生态经济带建设十分必要。

      (3)项目设置。靖安的生态文明建设项目的设置,必须围绕三个方面开展,一是如何引领生态文明建设,二是如何实现文化创新,三是如何推动区域全域旅游及产业布局河经济商业模式。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北潦河流域生态保护及综合治理结合靖安的现状及需求,在立足生态保护的基础上,提出“一环、两带、六组团”的建设思路。“一环”指的是建设以县城为“第一景区”的沿省道形成的功能活力环。通过中国河长论坛制永久会议及河长制特设小镇的建设,契合国家大力提倡的“河长制”制度,总结靖安县多年来河长制建设的经验,给全国各地提供一个河长制建设经验交流的平台及与之相关的行业产业延伸的集中地,并借此推动会议经济在靖安的伸展。“两环”指的是打造县域内北潦河的南北两支形成生态休闲带。它既是河长制建设的延伸,更是生态文明建设在全域的产业体现。“六团”,统筹全县的资源特色、产业特色、物产特设、文化特色,开发建设生态康养旅游团、宝峰禅宗修心团、智慧农业观光采摘交易团、娃娃鱼保育养殖商贸团、文化风情体验桃源团、温泉养生度假美林团。通过这些有点、有面、有线的总体规划,体现靖安的“山秀、水清、林茂、物珍”,实现靖安“一产助推旅游、二产服务生态、三产激活全局”的发展模式,推动旅游产业向深度和光度空间拓展,树立靖安全域旅游战略支柱产业的形象。

      四、从“抚河流域生态保护及综合治理”项目与“靖安县北潦河流域生态保护及综合治理”项目的规划和实施得到的启示

      1.共同点

      (1)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大力推动绿色发展的治国、治省理念的大背景下,两个流域治理项目都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实践、新探索、新举措。

      (2)随着中央环保督察组在各地掀起一场场治污问责风暴,对地方行政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的大背景下,流域综合治理项目通过以“水”为纽带、流域为目标、生态保护为前提统筹各产业、各行业、各行政区划最大限度的在设计、实施、运营的全过程的绿色理念的落实,将会是从根源上解决地方环保问题最有力的抓手。

      (3)通过顶层设计及执行,最大程度的考虑地方政府的发展意愿、流域内广大人民群众的发展与生活品质提高的意愿科学地考量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生态与经济的辩证统一关系,是一条发挥后发优势、后期赶超的可持续性的建设模式。

      (4)通过对不同村、镇的剖析,制定差异化的规划建设思路,紧密结合金融、经济的可实现性,在“一村一品”、“一镇一特色,一镇一产业”上下功夫,是建设美丽中国江西样板的升级版模式,是实现农村“精准扶贫”的更高级“输血性”的可持续方式。

      (5)采取PPP模式与有实力、有能力、有担当的社会资本方共建。虽然追逐利益是资本的天性,但更注重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的有实力有能力有社会责任感的社会资本进入,将极大地解决流域综合治理的规划落后、资金短缺、行政协调难、运营维护难的顽疾。

      (6)特别重视寻求流域内经济发展及商业模式。没有经济的发展、没有创新及适合的商业模式,任何的美好理念都最终陷于难以为继的境况,都是不可持续的。

      2.不同点

      (1)行政区域范围不同。事实证明,行政区域跨度越大,牵涉的利益诉求就越多,对顶层设计的要求及具体执行协调矛盾的要求就越高。但无论各方诉求及矛盾多么差异,坚持生态保护不动摇、坚持绿色发展不动摇,这是工作的底线也是生命线。

      (2)面临的情况以及治理关注的重点不同。区域不同,其资源禀赋、基础条件、文化历史、风土人情、经济发展状况各不相同,只有统一的思路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都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因地制宜地设计不同的发展方向。抚州是地级市,流域广、经济结构复杂、经济落后,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调整现有产业结构,有所为有所不为,充分挖掘好各县区自然、人文资源禀赋发展地域特色经济是重点。靖安是县级单位,工业底子弱、自然资源禀赋好,河长制建设和管理有一定基础,因此以全域旅游为抓手,通过中国河长论坛永久会址及河长制特设小镇的建设来实现生态经济强县是北潦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的目标。

      水是江西最具优势的资源,拥有赣、抚、信、饶、修五大河流和全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流域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就多达3700多条。最大的优势,也正是最大的压力。江西省五大河流众多支流,各有特色,进行流域生态综合治理的道路也应各有不同。

      空气、水、土壤等自然资源用之不觉、失之难续。中华文明历来强调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我们认为,以“水”为脉络的流域生态保护及综合治理是贯彻落实党的生态文明建设,践行绿色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江西水利人肩负历史使命,有责任、敢担当、在努力。(作者:吴智辉  王尚云)